航程律师事务所:无人机偷拍他人,算侵犯隐私吗?

发布时间:2025-09-01人气:7

清晨的社区花园里,王女士正带着孩子在草坪上玩耍,一架低空盘旋的无人机突然闯入视线。镜头对准她拍下许多照片,随着无人机价格亲民化,这类“空中窥探者”正成为隐私侵权的新隐患。那么,无人机偷拍他人是否构成侵犯隐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11.jpg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1 (6).jpg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如果无人机拍摄行为危害了公共安全,如在机场净空保护区等特定区域使用,可能触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若无人机擅自进入他人住宅的私密空间进行拍摄,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

10.jpg

综上所述,使用无人机进行拍摄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并保护他人的隐私权和其他合法权益。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不得擅自拍摄他人隐私,否则将可能面临民事责任、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

 

如果您还有其他不明白的地方,航程律师事务所随时欢迎您前来咨询。如果您有其他方面的法律问题,航程律师事务所也可以为您解答。

吉林航程律师事务所深耕法律领域20余年,所有律师均专业法学院毕业,具有超高的职业道德素养与丰富的工作经验。涉及众多法律领域,只要您有法律方面的需求,航程律师事务所都会为您保驾护航。

有法律问题,找航程律师事务所准错不了!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 0
标签:全部

网友评论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

局域网网友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15843147041

微信咨询
航程律师事务所官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