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程律所|网络造谣传谣:转发多少次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发布时间:2025-05-10人气:4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然而,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造谣传谣行为不仅损害他人名誉,还可能扰乱社会秩序,触犯法律。那么,转发谣言多少次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呢?

 

一、网络造谣传谣的法律界定

网络造谣传谣,是指通过网络平台编造、散布虚假信息,损害他人名誉或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网络造谣传谣行为可能构成侮辱罪、诽谤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等。

1 (71).jpg

二、转发谣言的法律责任

关于转发谣言的法律责任,关键在于转发行为是否构成“情节严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这意味着,如果同一谣言信息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就可能构成诽谤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6.jpg

三、其他相关法律责任

除了刑事责任,网络造谣传谣行为还可能承担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民事责任: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法人的商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侵权人应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行政责任:如果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但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可以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四、如何防范网络造谣传谣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公众对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法律认识,增强法律意识。

完善监管机制:网络平台应加强对用户发布信息的审核和管理,及时发现并删除虚假信息。

1 (7).jpg

强化技术手段: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虚假信息的识别和拦截能力。

鼓励社会监督:鼓励公众积极举报网络造谣传谣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虚假信息的良好氛围。

 

五、结语

网络造谣传谣行为严重损害他人名誉和社会秩序,必须依法予以严厉打击。转发谣言达到一定次数,就可能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广大网民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编造、不传播虚假信息,共同维护清朗的网络空间。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和打击力度,确保网络环境的健康有序发展。

 

有问题,找航程,航程律师事务所为您保驾护航!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 0
标签:全部

网友评论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

美国网友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15843147041

微信咨询
航程律师事务所官网
返回顶部